(资料图)
截至11月底,两批共7399亿元金融工具支持的2700多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;1至11月份,我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.0%;截至11月10日,全国合计办理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3.7万亿元……2022年以来,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,一系列宏观政策靠前发力、精准有力、形成合力,不断巩固经济回稳向上的基础。
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:“明年要坚持稳字当头、稳中求进,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,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,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,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。”这为明年做好各项经济工作奠定了政策主基调,也指明了政策发力方向和重点,对于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,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,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政策意义。
当前,我国经济已经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,统筹推进各项工作,既要把高质量这一主题摆在重要位置,也要确保政策落地见效。为此,必须做好政策间的统筹兼顾、综合平衡,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,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,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,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,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。应该说,对财政、金融、科技等各方面政策而言,只有不断完善制定和执行机制,找准实施和发力重点,从全链条角度强化政策的针对性、协同性,才能产生政策合力、治理合力,确保宏观调控作用真正发挥到位。
政策引导的是方向,增进的是信心。做好明年经济工作,关键也是坚定信心。应该看到,明年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挑战仍然很多,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,重在更好统筹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,增强全局观,加强与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。没有哪项政策是单一面向的,各类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都要坚持系统观念、守正创新,注重围绕市场主体需求施策,增强时效性和精准性。
越是复杂严峻,越要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情。来之不易的成绩已经说明,中国经济在战胜挑战中发展、在历经考验中壮大,爬坡过坎之后才能站稳脚跟。鲜明有力的政策也告诉我们,必须顶住压力、练好“内功”,着眼经济发展的体制、需求、供给、人才等多项优势,让政策效果持续显现,明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。这样的底气不能丢,这样的信心也不能变。(人民网 霍木)